欢迎来到:自说自话的总裁
故事要从西安博物院的这件藏品说起。
它像是一大截管子,被放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没有铭牌,没有说明。
年出土的时候,长这个样子,被埋在地下,三个一组,叠成一个品字。
还有这样的直角拐弯。
出土地点是西安市的西宝疏导路,估计是废弃的下水管道吧。
但不对啊,这里一直没有被开发过,这是一个文物保护点——是秦朝阿房宫的遗址……
所以,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即使再大胆的考古学家,也不敢给它写上,秦朝下水道的标签,那就让它躺在角落里,继续自说自话吧。
鬼知道当年修阿房宫的时候,秦朝人把它埋到地下做什么。
故事还没有完,如果你从西安出来,往东,来到南阳市的伏牛山一带,当地人请你喝酒,你跟他们吹牛——秦朝下水道。
那么,他们将给你讲一个更加夸张的故事——南阳高铁网。
他们会说,前几年,考古队在山里挖出了一个夯土台,当时新闻里还说,这是迄今发现保存最完整的秦国遗迹,叫做驰道,是秦始皇当年修建的东方高速公路。
但结果,新闻很快就没下文了,到是有人说,驰道上挖到了木头,两根非常粗,笔直的,平行排列,还有一些已经腐烂的短木头,横着排在中间。
就跟现在的铁路一样,还专门测算过,轨道的宽度正好符合秦朝的车轴距离,枕木的间距也正好符合秦马的步长。
说是间距设计得非常巧妙,会产生一种叫做自激振荡的效应,马在轨道上一旦跑起来,就停不下来,必须一丈六一丈六的飞奔——所以才叫驰道……
这个传说太神奇了,各种学术资料里都查不到相关信息。
但是,它却被写到了网络百科当中,当地人也是信誓旦旦地说,当年绝对挖到过。
那考古队为什么不说呢?
也许还是和那一段秦朝下水管一样吧,真不敢瞎说,万一是巧合怎么办?
所以,秦朝人到底有没有能力建造下水道和高铁网?
整个大秦帝国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已经被考古证实的惊奇发现。
年·秦始皇陵
时间回到年,在秦始皇陵封土的山脚下,段队长他们挖开了6座奇怪的陪葬坑。
坑里出土了8尊从来没人见过的兵马俑。
他们表情严肃,双手拢在袖子里,带着长板冠帽,穿着长袍长裤。
这种姿势、衣着、神态和已知的兵马俑完全不一样,而且,他们离秦始皇的地宫只有几百米,外面那些兵马俑离地宫有1.5公里。
所以,这到底是什么人呢?
为什么离秦始皇这么近?
段队长决定破解它们的身份,首先发现的细节是它们袖口上的长方形空洞,在两手交叉的位置。
看来,他们手里是拿着东西的。
继续发掘,果然,在他们身边挖出了青铜钺,钺是一种大斧头,在秦朝主要是刑具,用来杀头或者腰斩。
有点像现在法官手里那只法槌的感觉。
不是兵器,而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大秦法令的威仪。
所以,他们是秦朝法官吗?
果然,青铜钺上面的开口和它们袖口上的开口一致,看来青铜钺确实是它们手里的东西,只不过埋了多年,木质部分腐烂了,只剩下青铜和陶俑。
但是,按理说,法官地位应该很高,他们戴的是长板冠,只相当于7-8级爵位,秦朝有20级爵位。
怎么看他们都像是基层官吏。
继续破解,段队长从他们的衣带扣上发现了秘密。
原来,有这样两个小物件,一个像钥匙,一个像钥匙扣。
秦朝人都这么潮的?
专家们说了,不,不是钥匙扣,这两个东西叫刀削和砥石。
当时的人写字都写在竹简上,如果写错了,就需要用刀削把错字刮掉,而砥石是用来磨刀的。
正所谓,萧何刀笔吏,樊哙狗屠辈。
看来,当年汉朝丞相萧何在跟着刘邦造反之前就是这个样子——典型的刀笔吏。
刀笔吏是维护帝国机器运营的小文官。
看来,他们不是法官,而是司法部门的文官。
应该是当时丞相李斯的手下官员——廷尉,负责执行法律。
这个发现很重要,因为,它再次从侧面展现了秦朝法律的恐怖,连文官手上都拿着随时准备行刑的大斧子。
而且,秦始皇还把它们埋得这么近。
看来,在秦始皇眼里,司法部门离自己只有几百米,而帝国的战争机器——兵马俑最好和自己保持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1.5公里。
有了这个发现,专家们开始更多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