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日报记者明天娇 实习生段明玉
7月中旬,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创建工作将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组的评估验收。若顺利通过,则标志我省将迎来第二个世界地质公园,同时也将是我省东部第一张世界级名片。
创建世界地质公园意味着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申报组组长李江风。
李江风教授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接触世界地质公园创建工作的资深地质学家。在年首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他参与创建的云台山地质公园是首批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此后,他又相继参与并成功主持了伏牛山、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的创建。
与“世界地质公园”结缘13年,在李教授看来,创建世界地质公园的意义包括但不仅限于加强对地质遗址遗迹的保护、获得“世界级”金字招牌,更多的还是促进人对自然的理解、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让居住在其中的人发自内心地有认同感、自豪感”“推动这个地区可持续发展”是李教授反复提到的两句话。
从世界角度认识大别山
年12月27日,在国土资源部主持的第九批世界地质公园推送评审会上,李江风团队主持编制的黄冈大别山地质公园申报资料以绝对优势获得国家首推资格。
在专家们眼中,因“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而得名的大别山,除了是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大别山、是北纬30度黄金纬度线上动植物云集的绿色大别山、是人杰地灵的人文大别山,更是广义上全球规模的巨型中央造山带中独具特色的重要成员,在世界地质学领域都有重要意义。
都说青山不语,但在地质学家眼中,大别山那形态各异的岩石就是讲述地球早期运动的“语言”:
——这里有28亿年前早期地球的古老见证。从罗田县大崎乡黄土岭的紫苏石榴黑云片麻岩、到凤山镇栗子坳TTG岩浆岩、再到位于麻城木子店的绿岩带,都在讲述着28亿年前的新太古代的地球物质演化,具有重要的全球对比意义世界级地质遗迹。
——这里有地壳板块运动留下的剧烈痕迹。在麻城市卢家河发现的长约19公里、宽约1公里的韧性剪切带,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陆地上发现的最大规模的韧性剪切带;在英山陶家山,罗田朱家河等地发现了多处引发国际地学界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