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中游、豫西伏牛山区到黄淮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平缓。沙、澧、颍河为主要过境河流,其中沙、澧河是全省重点防洪河道。这些河流的上游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地带,也是河南省雨季的暴雨中心,汛期降雨极易汇流形成洪水。沙、澧河防汛有“七下八上”之说,也就是每年的汛期通常在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漯河以上河道由于地势落差大、弯道多、流程短,因而洪水往往来势凶猛。历史上漯河曾多次发生洪涝灾害。据史书记载:从年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年间,发生水灾的年份就有次。其中大水年46次,平均3年一小灾,10年一大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2年间,发生水灾的年份有20次,发生特大洪水的年份有年、年、年、年、年。在20世纪的年中,有影像记载的特大洪水有3次,分别是年、年、年。

年夏季大洪水

年7、8月间,由于沙澧河上游连降暴雨,引发特大洪水,导致郾城县(今漯河市)等下游地区发生多处溃坝,造成郾城县城及附近大面积农田被淹。

年7、8月间郾城县城遭洪水淹没航拍照片。照片上弯曲的黑线是沙河北河堤的轮廓线,下面的长方形黑线是郾城县城的城墙,县城内主要街道及居民区清晰可见。卡斯特(德国)摄

75·8大洪水

年8月上旬,受3号台风“尼娜”影响,河南省西部山区发生罕见特大暴雨,造成淮河上游洪汝河、沙颍河发生特大洪水,致使两座大型水库垮坝,河南29个县市、万亩农田被淹,其中1万人受灾,超过23万人遇难。河南75·8大洪水成为目前世界破坏程度最大的水库溃坝灾难。

漯河市是当年受灾地区之一。8月5日至7日,漯河市区累计降雨毫米,沙河上游降雨毫米,澧河上游达0毫米以上,沙澧河水位急剧上涨。沙河漯河市区段洪峰流量达立方米/秒,超过安全流量立方米/秒。干河口、沙澧河交汇处、铁路桥两侧等多处河堤坍塌、下沉,出现河水漫溢等险情。

8月9日晨,沙河北小李庄附近河堤发生洪水决口。

驻马店西平县被淹后,洪水通过老王坡向漯河市区漫溢。

洪水导致使漯河市区平均水深达1米以上。图为受灾群众在市区人民路上进行人员、物资转移。

年世纪大洪水

年6月24日至26日、7月13日至14日,沙、澧、颍河流域大面积普降大到暴雨。6月26日,漯河市遭遇第一次洪水袭击,澧河最高流量达立方米/秒,超过保证水位1.02米。泥河洼滞洪区首次进洪,11个小时泄洪量达万立方米。7月14日,又一场更大洪水向漯河袭来。7月15日,澧河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造成漯河上游河堤7处决口,澧河两岸漫溢35公里,个行政村被困,.5万亩农田被淹,全市受灾人口.1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4.16亿元。

沙澧河洪水洪峰通过市区河段。大好河山摄

洪水逼近市区沙河南岸河堤。大好河山摄

洪水洪峰通过沙河泰山路大桥。大好河山摄

●原创不易侵权必究欢迎转发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