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产业武装群众
——“香菇之都香菇王”叶传林乡村振兴访谈之一
张海军
豫西卢氏,香菇之都。临近春节,地处秦巴山区伏牛山腹地的卢氏县,年味渐浓,丰收的喜悦中到处弥漫着菇香。日前,记者走进卢氏,探究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专访有着“香菇之都香菇王”之称的河南信念集团董事长叶传林。
叶传林在察看香菇长势“中央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祖国大地三农工作欣欣向荣。”叶传林话语中彰显着自信、谦逊,“我就是一个‘新农人’嘛,乡村振兴新时代新农村新农人要大有作为,核心就是,要用产业武装群众。”秉承“把中国农业做成世界典范”信念的河南信念集团是立足中原、辐射全国的农业龙头企业。年伴随着脱贫攻坚大决战的号角,集团董事长叶传林带着企业来到卢氏。卢氏是河南省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人口密度最小的深山区县。脱贫攻坚初期,卢氏是国家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河南省“三山一滩”扶贫工作重点县,贫困发生率接近20%,位居河南省4个深度贫困县之首。六七年来,叶传林成立卢氏县林海兴华公司,先后投入8亿多元,在卢氏县发展香菇、养猪、蔬菜三大产业,尤其是着力发展香菇产业。
在信念集团卢氏县林海兴华公司一楼大厅产业沙盘模型前,叶传林介绍了公司以菇兴农的振兴之路:投资3亿多元建成占地余亩、年产万只菌棒,全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食用菌菌棒厂;在全县10多个乡镇建成30多个香菇生产基地,成立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致富能手+农户”五位一体的模式,直接组织户菇农发展香菇生产,带动卢氏县11.8万菇农发展香菇3.6亿棒,全县年产香菇36万吨,综合产值46亿元,香菇产量占到全省的10%、全国的3%。信念集团卢氏县林海兴华公司香菇产量占到全省的1.5%和全国的近0.5%;菌棒出口韩国等亚洲、美洲国家,占到韩国市场的60%以上。
叶传林向省、市、县领导汇报工作“全县菇农人均增收2万元,这是多么大的业绩啊,这很了不起。”叶传林感慨地说。卢氏县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伏牛山香菇产业优势集群示范区,获评中国香菇优秀出口基地县;信念集团卢氏县林海兴华公司生产的香菇被评为第十九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和中国绿色食品优质原料(香菇)供应基地;叶传林获评“河南省脱贫攻坚奉献奖”。
荣誉是次要的,至为关键的是,用产业、用香菇产业武装起来的群众,获得幸福感,提升精气神,信心满满、意气风发奔向幸福美好生活。”扎根卢氏深山,连续数年春节坚守生产一线的叶传林,用心用力用情,专注香菇产业发展,他感触颇深:“卢氏香菇产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目前已在全国较有影响。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叶传林侃侃而谈:“一是得益于卢氏县政治生态清明,干部执政为民。三门峡市委常委、卢氏县委书记王清华心怀国之大者,深刻理解卢氏县情民情,立足卢氏资源禀赋、传统产业优势,找到了发展产业,特别是找到了发展香菇产业,这个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二是发挥了卢氏地理条件、气候优势。卢氏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境内耸立着座山峰,流淌着多条河流涧溪,森林覆盖率超过70%,是中国天然氧吧,气候温润,生态良好,所产香菇品相端庄、香气浓郁。三是通过延链扩链,做大香菇产业链,确立我们信念集团卢氏县林海兴华公司为链主企业。我们更是感到责任重大。”
奔走卢氏大地,穿行在信念集团卢氏林海兴华公司的各个生产基地,犹如置身香菇王国。一个个菇农勤劳致富的身影,一张张脱贫增收的幸福笑脸生动而感人。公司董事长叶传林带领群众发展香菇,他所做的一切,犹如普罗米修斯把天火交给人类一样,他把香菇这个“金产业”交给了农民群众,成千上万人用香菇这个“金钥匙”打开了致富门。
这个“打开致富门”的过程比“偷盗天火”的神话故事和《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童话故事更为艰辛、更为传奇、更为精彩。因为它是真实的,真实地改变了我们父老乡亲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信念集团卢氏县林海兴华公司各个产业基地多户1.2万人发展香菇产业受益的群众,以及由此带动的更多的菇农心目中,叶传林似乎不会亚于普罗米修斯。
“用产业武装群众。”是叶传林的思想、实践、情怀,产业发展是基础,群众主体是关键,用产业武装群众,群众拿起香菇产业这个法宝,犹如军队有了武器,所迸发的力量巨大、彭湃而磅礴。如何用产业武装群众,叶传林做了生动演绎,给出了答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