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应注意些什么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bdfzz/290115.html

本文首发于洛阳理工学院(ID:lit_edu)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出品

编者按

近日,一段时长2’09”的“洛阳城延时”视频在微博平台热传,视频采用延时摄影形式对洛阳各大知名景点进行了展示,画面美轮美奂,为正在举行的第36届洛阳牡丹文化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视觉大餐。视频片头,作者写道:谨以此片纪念大学四年所在的洛阳城。

据了解,该段视频的拍摄者,是我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级学生王玉坤,我们有幸采访到了王玉坤同学,请跟随小编,走进王玉坤和他的影像世界……

谨以此片纪念大学四年所在的洛阳城:

共两分零九秒,注意流量使用哦

嘘!带上耳机、捂住嘴巴,别被惊艳到

王玉坤

王玉坤,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级新闻学专业学生,班级宣传委员,时光摄影社联合创始人之一。

GettyImages视觉中国、图虫创意签约供稿人,年度“视觉洛阳”十佳摄影师。摄影作品曾入选“中国风景名胜·世界遗产地”主题摄影展、雪花纯生匠心营造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中国洛阳古城国际摄影大展、“醉美老君山”第二届全国摄影大展,在全国各类摄影比赛获奖数十次。

一年零三个月,从“风光小白”到“视觉中国”

一台机身,一个镜头,一块滤镜和一款软件,这就是王玉坤的所有装备。

廉价器材不能成为阻挡进阶的理由和阻碍兴趣的绊脚石。

好片子才是正道。

......

接触摄影,从一开始只会拍摄“糖水”人像到拍摄风光建筑摄影“大牛”,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仿佛这一切都是偶然,又好像都是冥冥之中的注定。

年的10月,王玉坤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台全画幅相机。买相机的初衷是仗着它的高像素去拍人像,因此还捞到了“一桶金”。

那年寒假,北京,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微博上认识了“图虫”上的摄影师,也就是引导王玉坤进入风光摄影的导师,私信问下次拍照能不能带上自己,没想到老师爽快地答应了。

大年夜的前一天,老师开车带他去了永定河畔长安街延长线尽头的“北京之巅”,王玉坤原以为是带自己去爬楼,后来才知道是去拍摄星轨。老师“一次只拍一张片子”的说法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也让他明白“图不在多贵在精”的道理。

拍出别人拍不出的片子你就是赢家。

在拍摄间隙和来回的车上老师给他讲了很多关于摄影的理念和看法,讲了创意摄影和新闻摄影,讲了设定目标,讲了风光和建筑的拍摄技巧......每一句话,王玉坤都默默地听着,铭记在心。

那个时候,翻老师的图片集觉得每张都是无可挑剔的大片,感觉自己真的是弱爆了!所幸的是,遇见了一位好老师,他为自己创造机会的勇气高兴了好一阵。

对风光摄影发生兴趣后,他便在各大知名摄影网站上研究别人照片的拍摄手法和后期技巧,研究那些知名摄影人的风光作品。那个时候,觉得每一张照片都是难以望其项背的,虽如此,他依然决定开始从事风光摄影。

在提高审美认知的同时提升技术,也在自己心中筑起一道摄影与设计的高墙。“摄影”俨然已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了,就像吃饭喝水那样自然,记录下身边这个世界,也为自己走这一遭留下些许痕迹。

老君山日出

河南洛阳老君山金殿日出

揽胜此地,宛如身在天宫

年2月底,回到学校,他开始了一个人的风光摄影之旅。

第一次一个人拍城市风光,他自己也没想到竟然熟练地驾驭了ND减光镜,成功地拍摄了一张日落的长曝光照片。

中原明珠塔

这是他从事风光摄影的第一张照片,内容是洛河沿岸中原明珠电视塔在日暮下的倒影景象,王玉坤一直觉得很有纪念意义,因为这是他自己独立迈入风光摄影的第一步。

拍摄了一年多之后,感觉照片积累的差不多了,王玉坤尝试着参加了一些摄影比赛,一开始只是参加学校的,慢慢的开始参加一些地方性的比赛,等获得一些奖项后,心里的底气慢慢足了,就开始试着参加国家级的比赛。

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慢慢积累的,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能一口气吃个胖子。

这期间,他试着签约了两个商业图片库,也都审核通过了,可能是因为门槛比较低,后来没怎么管放弃了。

他尝试着与一年前老师说的那个当时连听都没听过的“视觉中国”签约,打包了十张样图发给他们,没想到过两天发邮件过来说图片不符合图片库的要求,被拒了。于是他就想着再积累一段时间吧。

年的5月,王玉坤又在“视觉中国”新的供稿人平台上传了几十张更加符合图片库内容的样图,当编辑发邮件告诉他审核通过时,王玉坤并没有显得异常兴奋,因为他知道,那是他久久努力和迟迟等待的结果。

签约“视觉中国”,是对摄影师的认可,是对其技术、审美和商业价值的认可。但这并不是终点,恰恰相反,王玉坤认为,这只是自己摄影生活一个新的起点。

因为兴趣,所以能走的更远

年3月,王玉坤一个人去了距离洛阳市区一百五十公里外的栾川县老君山,正好赶上老君山雪后初霁,背着器材一个人徒步上山花了五个多小时,当晚在山顶住了一晚,看见了日落日出,也饱览了星空皓月。

该照片入围雪花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古建传承奖

洛阳不比其他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相对来说能拍摄城市风光的题材较少。他思考:洛阳是一座具有丰厚历史积淀的文化古都,拥有的古建筑都是独一无二的,王玉坤就想如果自己能够把洛阳的古建筑一一拍个遍,那也能算个小小的赢家,至少自己得到了满足。

下定决心后,他就开始实践。那个时候对王玉坤来说,很孤独。一到好天气就一个人到处跑。作为摄影人,孤独是常有的,因为一个人可以更好的思考而不需要考虑太多外在事物,对此,王玉坤调侃道:“也许,优秀的人都是孤独的。”

定鼎门

世界文化遗产,门前的车辙、驼印见证了7-10世纪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东方起点城市洛阳城的繁盛。

有时因为路程遥远或其他原因赶不上拍摄最佳时机,他就安慰自己:不是每一次出发都有收获,不能保证每一次都出片,但可以让每一次拍摄都变得有意义,每一次出发都是一次经历。这样心里起码变得好受一些。

镜中景

想到洛阳三面环山,临水而居,有很多的桥梁跨越其上,于是,他就逐一拍摄了洛河上的桥梁。

百拍不厌的像一个婀娜身姿女子般

千娇百媚的龙门石窟大桥

年九月返校后,他陆陆续续收获了一些摄影比赛的奖项,这些并没有让他感到很自豪,因为他知道比自己拍摄好的人太多了,自己并没有太多值得炫耀的资本,更何况还有那些在国际赛事上屡屡斩获奖项的摄影大师们。

摄影是慢工出细活,对王玉坤来说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摄影”不是简单的拍张照,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拿起手机拍张好看的照片就是摄影师了。他认为,这太业余了,他自己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摄影师。他不反对摄影后期,一张好片子从几分钟到几小时,倾注的是对“她”的热爱,这是个创造的过程,因此,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真理。

用PS修图的照片

天宫问语

秦岭余脉伏牛山主峰拍摄

王玉坤举手电照亮银河

在谈到摄影与学习的关系时,王玉坤说:“风光摄影主要是看天,是需要前期准备的。遇到特别好的天气,心里会“痒痒的”,也会忍不住出去拍摄,但一般不会占用学习时间,作为学生还是学习为主。自己不是职业摄影师,在校空闲时间多,总是要有一个爱好的。学习和摄影一样,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厚积才能薄发。”

爱摄影,爱生活

摄影贯穿了王玉坤四年的大学生活,从大一时候的班级宣传委员到后来自学拍摄技术和PS,再到现在的签约摄影师。

但在大学里,他最自豪的是事情却是作为联合创始人之一成立了“时光摄影社”。

三人合影,右一为王玉坤

王玉坤记得非常清楚的一次是给会员们上摄影课,下课后,问会员的感受,得到会员满意认可的回答后,王玉坤感觉很受激励。这不仅仅是成立一个社团,更主要的是让喜欢摄影的人少走弯路,更快的成长。

社团合影

摄影圈有一句话叫“技术决定下限,审美决定上限。”审美,是决定一个人能不能更进一步的进阶之梯。

他认为:不是器材不重要,也不是技术不需要,只是在相对廉价的摄影门槛里,审美才是永不过时的增值砝码。它将决定你将遇见谁,与谁为伍,获得什么样的作品和形成什么样的风格。“人生阅历改变审美,审美决定风格。”

为了培养自己的审美,王玉坤经常会看一些热门的风光照片和与摄影有关的电影,他觉得从史诗级电影中寻找构图和调色是个不错的选择,为此他特意看了《加勒比海盗》《霍比特人》《指环王》《哈利波特》等系列电影全集,也会留意各大电影奖项中最佳摄影奖的电影,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大学期间,他看了近百本书和三百多部电影。

同时他还会特意看一下有关故宫和中国古建筑的纪录片,不仅学习了拍摄古建筑的角度和方法,也扩展了历史视野。

祈年殿

寄语:

——大学生活快结束了,自己算是做了一个正常且阳光的普通人吧,以前不知道“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是什么意思,但是经过近四年的历练,清楚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想要什么,也有了自己的价值追求,弱点是还是会比较在意别人的看法。

——大学四年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诉求,并为之付出努力。要始终有“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的价值追求。作为一个青年人,你来到这个学校,你想获得什么,有什么样的目标与追求,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实现,只有自己最清楚。

——玩摄影外表的光鲜亮丽更多的背后辛苦的付出和孤独的等待,但每一次拍摄也会有一定的回报,我特别喜欢安塞尔·亚当斯的一句话,把它送给大家和同样爱摄影的人们:我们不是用相机在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你曾经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走过的路,爱过的人。

-END-

责任编辑:赵燕昌

编辑:文叨

采访:田耀鑫

图文素材由受访者提供

发布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洛理工资讯

服务

互动

分享

新浪微博:

洛阳理工学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