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伏牛山 >> 伏牛山位置 >> 伏牛山,伏牛山

不知道你会不会有着这样的感觉,走过万水千山,到最后,以为值得认认真真来走的,实际上又不太熟悉着的,恰恰是身边的风景。

骑过千岛湖,骑过青海湖,骑过大运河,骑过徽州,骑过南太行,然后才轮到了它,绵延东西的八百里伏牛山。

其实,所经过的那些地方,大多数都已经走过。但是等到你放慢速度再来行走的时候,才会深切体验到,那是不一样的概念。

之前的那些走过,可能更多是带着目的性,哪怕是游览一些景区,更多只不过是窗外的风景,或者说是镜头里的风景。

等到这样以慢骑的方式来感受的时候,山水背景里,一草一木都拉近了距离,都带出了情感。

用不着制定详细的攻略,也没必要安排具体的行程,就沿着大致的方向走下去。

看到野果可以采摘来吃,看到山间小路可以顺着走上一段,看到潭水清澈还可以下去游上一阵子,遇上人了当然就可以停下来聊一会儿。

所以,就要特别感谢他们,粮食川的赵龙,傲坪村的张荣森、靳飞,沙岭村的张群,水磨村的洪平心,上寺的韩会民,碾盘村的王绍权,太平镇鱼库村的潘来富,陶湾镇鱼库村的党全生、尚国英,叫河镇的张周志、胡光生,叫河镇新庄村的秦富有。

还有,平顶山的退休工人周祥录,汤河村的王宗有,路沟口的曹长龄,捷道沟的程立平,朱阳关的周庆新,来自四川凉山州德昌县茨达镇新华村的胡兴林,秧田村的白中正,军马河镇鱼库村的焦来庆、米良生,文龙村的王永群,河口村的刘继国,三潭村的仵明太,以及吴桃园村的吴天有。

分享他们的人生故事,这本身就是伏牛山间的生活方式。

尽可能要将他们的讲述,接近原汁原味记录下来,包括那些人们在理解上会存在障碍的方言,也不管层次上有着好些重复。

总在想着,其实这就是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就像太平镇鱼库村的潘来富,好像他也没咋走远过他的村子,但是却不影响他知道,米坪也有鱼库,军马河也有鱼库,栾川那边也有鱼库,就跟他们村边大水潭里的鱼库差不多。

他们这一代人,或许就没有真正走出过大山,但是天南海北的大事小情却都能知晓。在他们的讲述里,既有他们自己的见闻,更多还属于悠悠岁月里的道听途说,让真实经历与神奇传说交织在一起。

随随便便碰到一个人,随随便便走进他们的院落,他都能够坦然告诉你,是哪个村里的,姓什名谁,并且还会将他的人生经历说将给你,就像面对一个熟人朋友。

在都市之间,这样的场景或许也会碰到,但肯定不会总是如此,未免会有一些心理上的防范。

自然就会设想着,同样的场景,等到让他们的子辈、孙辈再来讲述的时候,必定要变得不一样。他们已经走了出去,不管从语言感受方式,还是从个人阅历方面,必将产生巨大转变。

记录下来的所有文字,都不愿意给他们带来丁点儿不好的影响,就是因为他们展示给你的是充分信任。也许好些部分可还会有着不同程度的错讹,但是却都在带着情感,带着他们以为的真实,同时还保存着质朴的成分。

从大路上到秦富有家,要走过一条玉米小路。一人多高的玉米,生长得郁郁葱葱。听他讲完红军父亲的故事,并且还到山根坟地上去瞻仰。等到离开的时候,秦富有从屋里拎出一大提纯牛奶让带上,就顺着那条玉米小路,快追到大路上来了。

同样在米良生那里,也有一条玉米小路。坐在地头石头上,听他讲在他舅家参军的故事,听他讲鱼库的传说。等到起身离开,他还一直说着也没到家里喝口水,又拉着手,说,兄弟,再来啦到屋里坐。走在那条玉米小路上,回头看见还在招着手,那已经是90岁的老人了。

当然这路上有着好些景点,但还是不太会去这些称为风景的地方。只有将那些山水与情感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只有在山水之间融入人文内涵的时候,才可以真正称得上风景。

山水之间,总会有着数之不尽耐人寻味的地方。

作为秦岭余脉的伏牛山,有着太多的线路,没法走完,坚实而且厚重。

骑行纪

感受岁月,体验时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