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风物志:南召篇
南阳政区图南召踞南阳盆地北,北扼汝洛,南控荆襄。面积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万。
明成化十二年置县,境内存有中原人类始祖遗址(南召猿人)。被列为国家名录的楚长城遗址也保存完好。
年,考古工作者在杏花山上发现了一批古脊椎动物化石和一枚古人类牙齿化石,这枚牙齿化石经世界著名古人类学家吴汝康先生鉴定为早期人类的右下第二前臼齿。
杏花山当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队,对这一化石发现点进行了深入发掘,又发现了一批古脊椎动物化石,计有剑齿虎、剑齿象、肿骨鹿等20余种。根据伴生动物化石及地层等综合成因分析,认定这里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与"北京猿人"化石所处的时代大体相当,距今约五、六十万年。并正式把这种古人类定名为"南召猿人"。
杏花山南召猿人遗址南召猿人"的发现,是继北京猿人、蓝田猿人、元谋猿人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填补了中原地区古人类分布的空白,对研究人类的起源、分布和发展,对古代气候的变化以及中原地区第四纪地质和生物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与依据。
南召猿人雕塑作为中原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中原人类的祖根,杏花山猿人遗址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
楚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据历史文献记载,它西起湖北竹山,跨汉水过邓州,一路向北经淅川,内乡,镇平,南召四县后,东穿鲁山、叶县,向南跨过沙河抵达泌阳。总长近五百公里。
楚长城遗址楚长城入南召域内的板山坪周家寨(金斗关),再向北至乔端野牛岭。域内城段长达20多公里,城基穿山越岭,逶迤蜿蜒,气势犹存。
作为御敌的有效手段,两千多年前的先民们就地取材,凿石为基筑起的安全屏障,该有多少故事隐于其中?而今烽烟散尽,史海钩沉,换了人间。
楚长城遗址丹霞寺在留山镇北五公里处,由唐高僧天然禅师创建于穆宗时期,距今已有多年。
丹霞寺至北宋崇宁年间,由官方牵头扩建重修。重修后的丹霞寺规模宏大,一时香火鼎盛,名动中原。元末期,时局动荡,兵乱匪祸中,一把火几乎焚毁殆尽。明永乐十一年,禅师谭宽筹资重建。此后历正统,嘉靖二帝,先后一百多年拓展修葺,面貌再次焕然一新。南北营殿,东西构堂,布局宏大严谨,列佛宝相庄严。
历史的轮回总是惊人的相似,明末,朝代更迭,又一场烽火狼烟,丹霞寺再次遭遇灭顶之灾。
丹霞寺塔林如今的丹霞寺除了八座元代砖塔,大部分殿宇为清代所建。全寺占地面积50余亩,有殿堂房舍多间。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山门、伽兰殿、大雄宝殿、毗芦殿、藏经楼、方丈室、后祖堂。布局错落有致。
丹霞寺几度兴废,饱经沧桑。红墙碧瓦,佛声高喧,这难道不是历史的一声叹息么?虚妄与争斗,人类何时能够超越自己?
五朵山位于四棵树乡境内,是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主要园区之一,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五朵山北金顶旅游区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其中有猕猴桃、山药、茱萸、刺梨、山脊、苍术等木本、草本植物科、种。号称“天然的野生植物园”。
五朵山最高峰被称为金顶,与湖北武当山“南顶”遥相呼应。传说为道教真武祖师明朝建文皇帝朱允炆得道之处。建文帝在“靖难之变”后,到五朵山出家修行,在张三丰张真人的护持下,功德圆满,玉帝钦封其为“真武大帝”,民间尊称为“祖师爷”。
鉴于山水风景秀丽,五朵北顶终年游人如织,香火鼎盛。在这里,笔者也祈愿“祖师爷”能够不负民望,布施神通,护佑一方平安。
南召是中国玉兰的原生区和发源地,拥有多年的玉兰花木栽培历史,域内至今仍保留有年以上的天然玉兰原始林群落。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玉兰之乡”。
玉兰花林其中的辛夷又是玉兰系中的“名门望族”,别名望春玉兰。其既是一味道地的中药材(辛夷花具有收敛、降压、镇疼、杀菌等功效,可治鼻炎、头疼、肺炎、疮毒等症),又可制作香料、提取香精,可谓药食皆佳,是不可多得的山珍佳品。
辛夷花众所周知,我国的丝绸制品自古以来就举世闻名,更是传播中华文化的优秀载体,饮誉海外。
柞蚕养殖场目前,在全国的19个柞蚕养殖基地中,南召位列其一。同时也是全国唯一的优质柞茧出口基地。
蚕茧这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南召地处我国南北气候对接的伏牛山麓,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植被资源尤其丰富。连绵不绝的原始柞林为幼蚕提供了天然的优质食材。
丝绸精品柞蚕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性味咸辛,食疗具有强腰壮肾的不俗功效。柞蚕丝耐酸碱、抗热绝缘、通气吸湿,是纺织、化工、电力、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
南召的另一项特产“拳莱”,被民间美誉为“山菜之王”。学名蕨菜,俗称龙头菜、吉祥菜、如意菜。每年春夏之交,是采摘的最佳季节。
山珍拳菜拳菜可烧可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拳菜素对细菌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发热不退,肠风热毒,湿疹,疮疡等病症有特殊的功效。
拳菜山花烂漫时,入目皆秀色。走在南召,这里不仅有沉淀的厚重历史,更有阳光下蓬勃的青春朝气。读者朋友们若有远足的计划,建议早日动身,肯定会不虚此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