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生 http://m.39.net/pf/a_6210229.html1月28日上午,巩义市书画院一行数人,驱车来到鲁庄镇东侯村,将一块儿刻有“乡情泽艺”四个大字的匾额悬挂在孙恩道旧居门厅之上,以此感激孙恩道先生对家乡书画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
《乡情泽艺》匾额
孙恩道,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任湖北美术出版社社长、编审、编审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央文史馆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委会委员,武汉大学客座教授,湖北省美协副主席。创作出版了大量连环画和工笔重彩插图。作品参加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展”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并获奖。先后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中央党校、抗日纪念馆及海内外人士广为收藏。出版有《孙恩道水墨人物》、《当代名画家册页·孙恩道》、《当代名家作品集·孙恩道》、《中国名家扇面·孙恩道作品集》、《丹青典藏·孙恩道卷》、《中国画名家长卷典藏·兰亭修禊图》、《中国画创作与研究丛书-江汉八家孙恩道卷》等专集。孙恩道照片
孙恩道画作清新润泽,古雅明丽,意境悠远。原武汉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刘纲纪在评价孙恩道的书画时说道:“书卷气、古雅风、诗文境、人情味,是孙恩道先生水墨人物画的特色。这种特色的形成,是画家长期累积而形成的文化素养的体现。”孙恩道《旧影》xcm年
《兰亭修稧图》是孙恩道耗时两个多月的精彩之作。山水旁,密林下,曲水流觞,挥毫吟唱,人物或静或动,或藏或露,或行或止,合情扣理,引人入胜。孙恩道《兰亭修稧图》cm×cm年
身为杜甫故乡人,孙恩道深受杜甫诗歌文化影响,创作了诸多杜诗诗意画,《丽人行》便是其中之一。这幅长达高厘米、宽厘米的巨幅作品,全面详实地描绘三月三日唐朝长安士女到曲江踏青游玩的奢华生活,画中五十多个人物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生动感人。《丽人行》局部
应“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组委会的邀约,孙恩道倾近五年心血创作了大型历史巨幅画作《商汤崛起·汤誓》。画作高厘米、宽厘米,水墨设色画法,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为了更好的创作,孙恩道研读夏商的历史,搜索了古代兵器和服饰,参观了多家博物馆及殷商旧址,数易其稿,并邀请多位专家学者予以现场指导,反复构思,反复修改,反复落墨,可谓宵衣旰食,耗尽心血,调动一生所学,终于大功告成,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历史的答卷。孙恩道《商汤崛起?汤誓》cm×cm年
而菴先生曾言:学诗如僧家托钵,积千家米煮成一锅饭,学书亦然。孙恩道以行草书写的唐诗宋词,有二王之痕,唐宋诸家之意,中正端雅,流畅苍劲。书法之一
书法之二
在孙恩道近五十年的创作生涯里,故乡一直是他创作的源泉和永恒的主题。在《父亲的土地》一书中,孙恩道表达了对故土、对父老乡亲无限感恩之情。他借图画和散文来表达对故乡这块热土的眷恋,赤子之心和满腹真诚跃然纸上。孙恩道在书中这样写道:“我出生在黄河中游的黄土坡上。村南边便是连绵起伏的伏牛山脉。站在白云山顶上向北展望,天地交合处便是由西向东滚动不息的黄河。这个地方应该是中华大地东西部的交界处。有两条闻名遐迩的大河在此交汇,清澈的伊洛河水带着美丽的传说注入浑浊的母亲之河,清浊交融形成的漩涡使我们的先祖伏羲氏顿悟宇宙之谜,八卦图从此诞生并成为我们这个东方民族的文化之核。”孙恩道《父亲的土地》xcm年
“我的青少年时期便跟随我的父母匍匐在这块土地上。冬夏春秋,阴睛雨雪在泥土中摔打成长。我感受着春华秋实带来的香甜;也品味着苦风凄雨酿就的辛酸。二十岁时我挣扎着甩掉浑身的泥土离开了土地,四十多年来奔波四方,却依然忘不了已经逝世的父母,忘不了我父母亲终身守护的这方土地。”孙恩道《老母亲》xcm年
“我清晰记得春雨过后的黄土地发出的第一株新芽,带着晶莹露珠的绿黄带给我无限的希望;也清晰记得结着霜雾的红柿,喜庆的色彩慰藉着我那煎熬的心灵。白云蓝天下的棉田里蕴藏着温暖;沟沟坎坎上的玉米地生长着联想;坚强、诙谐的父亲为下一代树立了信心;慈祥、勤劳的母亲为儿女们铸造了善良的本性。我依恋生我养我的故土,当我回望她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我的父母,他们水远守护在饱受苦难的土地上”。《初春旋律》
年11月,孙恩道又一次回到巩义鲁庄,在三天的时间里,走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为父老乡亲创作人物、景物素描上百幅,在他的笔下,一个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这些人物尽管经历、性格、相貌各异,但都透露出中原人的质朴和厚重。《人物》之一
《人物》之二
时至今日,在农历腊月二十六这个瑞雪纷飞的隆冬时节,在这个“乡情泽艺”高悬门楣的充满中国传统乡村文化气息的北方农家四合院前,人们再一次谈起孙恩道,这位从鲁庄走出的在中国画坛有重要影响的知名画家,言语中充满尊敬。远在武汉的孙恩道寥寥数语但却掷地有声:“我的一切离不开家乡人民的滋养,故乡有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父老乡亲是我永恒不变的创作主题,我将用我的热情和我手中的画笔,同故乡父老乡亲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编辑:李利明
编审:李晓娜
监制:贺保良
巩义融媒:-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