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好一位白癜风幸福一个家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content_511733.html

本文转自:运城新闻网

□刘纪昌

董银午扮演的关公(资料图)

他出生于梨园世家,从小就在戏曲艺术气息中浸润成长;

他首先打破蒲剧武戏表演中的陈腐之貌,把京剧等其他剧中高难度技巧引入蒲剧,有效增加了蒲剧艺术的魅力;

他就是蒲剧名家董银午——以演关公戏曲名垂蒲剧史册,被称为“蒲剧界的活关公”。

出生蒲剧世家

董银午(年~年),又名重山,芮城县风陵渡镇西柏台村人。他生于梨园世家,祖父为清咸丰、同治年间的著名须生演员,父亲弟兄五人都以剧为业。其父茂生,行三,为蒲剧名丑,生有五子,亦有三人献身剧艺,而且均有成就。

这使董银午从小就在戏曲艺术的世界里徜徉,在戏曲艺术的氛围中成长,几乎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戏曲艺术的气息中浸润。

除了家族艺术细胞的遗传和艺术氛围的熏陶,董银午还与同岁的舅舅、日后亦名重一时的蒲剧表演艺术家曹福海,一同受到董银午父亲的指教。二人一起学习了孩童开蒙“对对戏”,学会了《神岭亭》《黄鹤楼》等。14岁时,董银午另行择师,跟随同乡赵村李秉森专功小生,并踏上了一条正规的学习、演出、提高之路。从《铁兽图》《玉虎坠》《教子》的娃娃戏开始为观众所欣赏,到后来以《调寇》《三拉堂》《反西京》《长坂坡》《游龟山》和《蝴蝶杯》之正戏为高潮,董银午一路走来,顺风顺水,因“奶功”扎实,加之扮相英俊,演唱精到,迅即在舞台上走红。

而更加幸运的是,董银午16岁即进入著名的杨老六“云升班”,前往西安演出。

那时的西安,更像是一个艺术的大都会,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争艳的艺术大展台。不仅西安附近各个地方剧种汇聚此地、争奇斗艳,就连远在京城皇城脚下的京剧也前来参与竞技。

年,西安山西会馆约蒲剧演员杨老六等60余人在西安晋华舞台演出,董银午参与了刘奎官二黄班、秦腔班的联合演出,参演了《通天犀》《火烧皇姑屯》《探阴山》等剧目。这是一次艺术的大交流,对一名演员来说,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使他眼界大开。

京剧中武戏的程式把套之多,让董银午眼花缭乱。在演出《四杰村》《白水滩》《双打虎》《铁公鸡》等剧目时,他暗中学习揣摩,刻苦练习,终有所获。他首先打破了蒲剧武戏表演中的陈腐之貌,引入一些高难技巧。他的“朝天蹬”扳得好,被观众称为“橡皮腿”,特别是演出关公戏《翠屏山》时,真刀真枪,功夫好生了得。这出戏成了他的拿手好戏,远近闻名,取得令人赞叹的艺术效果。民间艺人在唱眉户戏时,都会唱道:“董银午《翠屏山》真刀来耍,明磁朗快如风厉害怕怕。”

从民间剧团到国立剧团

从民国五年(年)董银午6岁入杨老六“云升班”去西安演出开始,他先到河南,入伏牛山到今天的洛宁县王海潮蒲剧班,后又去渑池搭义马煤矿平老四蒲剧班。之后,他回到山西,北上汾城(今襄汾),进入小董村福盛班。其所到之处,均受到观众的极大欢迎。

虽然离开了杨老六的班子,但是杨老六一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1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