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市有条熊耳河,有人好奇发问:熊耳河是不是发源于熊耳山?和熊耳山有交集吗?为啥叫熊耳河?
我来告诉你,熊耳河不是发源于熊耳山,和熊耳山没有交集。
熊耳山,为秦岭东段规模较大的山脉之一,位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岭。熊耳山西起卢氏县,向东北绵延至伊川县折而向东,南接伏牛山系,北邻崤山,主峰全宝山(在洛宁县境内)海拔.2米,花果山(在宜阳县境内)海拔.8米,鹰嘴山(在嵩县境内)海拔.6米,这些大山和熊耳河相差甚远。
熊耳河和熊耳山没有关系,倒是和熊耳(儿)有关联。
其实,熊耳河(又名熊儿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有几百年的历史,源头在郑州市京广南路铁三官庙村北,经烟墩坡村、荆胡村、王胡砦村、高砦村、潘家村、七一三研究所、汽车南站、东明路口、祭城办事处,流向东北,于磨李村西南地与东风渠交汇,至姚桥乡前牛岗村注入贾鲁河,全长23.5公里,流域面积22.78平方公里。
熊儿桥——这是熊儿河上最具文物价值的一座石桥。据说这桥明代时就有了,是一个叫熊儿的人建造的,熊儿本名叫熊二,是郑州市石柱村(现新圃东街一带)人,因二和儿谐音,熊二后来被叫成了熊儿。有一年秋天,郑州雨多水大,南关外的小河经常泛滥,淹了庄稼,泡了房屋,两岸百姓苦不堪言。熊儿便把自己积攒的钱拿出来,带领周围群众挖河筑堤,排洪导水,把害河变成了益河,涝时可以排泄洪水,旱时可以灌溉田地。为方便人们行路,熊儿又在南城门(今南大街与城南路交汇处)外的河上修起一座石桥。人们为了纪念熊儿的功德,便将桥冠以他的名字,河也因桥得名,叫作熊儿河。
熊耳河名称还有此说:清朝年间,有官员根据读音来考证这条河名称由来时发现,此河在流经区域弯曲成一道弧线,形状颇像熊的耳朵,于是更名为熊耳河,桥也因此成了熊耳桥,因此两个名字都一直沿用下去。年8月,当地媒体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