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考研中心/地学考研人的专业陪伴者
地学考研中心,更名为地硕教育啦
考研倒计时
距离级考研初试仅剩天。
夏天到了,汛期也就到了,就在前几天,河南迎来了一场空前的暴雨,有网友粗略估算,郑州最强降雨时段,“勉强可以”说。
不管这个说法是否精确,都只能说明,这次暴雨规模空前,破坏性极大。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河南暴雨的原因!
地理学专业的考研儿们,拿出小本本,圈出红圈圈,标上红点点,记下这是热点考点,很可能会考!
河南暴雨的特点
01持续时间长
7月17日开始河南省西部、中西部地区连续四天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并且仍在持续。
02累积雨量大
17日08时到20日17时全省平均降雨量.5毫米,郑州、焦作、新乡平均降水量分别为:毫米、.6毫米、.5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现在荥阳市环翠峪.0毫米。
03强降水范围广
全省共有个雨量站降水量超过50毫米,大于毫米的有个,大于毫米的有个。
04强降水时段集中
强降水时段主要从18日夜间开始,北部、中部、西部地区普降暴雨、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有人统计过,郑州暴雨时,1个小时内,降雨量达到了5个西湖。
05具有极端性
郑州、嵩山、新密、偃师、巩义、登封、荥阳、伊川、孟津等9个站点突破建站以来日降水量历史极值。嵩山、郑州、新密、巩义、偃师、荥阳、登封、焦作等8个站点突破建站以来,3日累计降水量历史极值。
郑州市气象局对这次出现的特大暴雨做了数据上的梳理和统计。郑州市20日16时至17时一小时的降雨量是.9毫米,19日20时至20日20时的单日降雨量为.5毫米。17日20时-20日20时,这三天的过程降雨量达到了.1mm。
小时降水、单日降水均已突破自年郑州建站以来60年的历史记录。郑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为.8mm,相当于这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网络。)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降雨形成的原因,降雨原理如下图所示,PS.这是高中地理基础知识,应该不需要地学君再详细解释了吧!
再来看河南特大暴雨的4大原因:
01
大气环流形势稳定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分别稳定维持在日本海和我国西北地区,导致两者之间的低值天气系统在黄淮地区停滞少动,造成河南中西部长时间出现降水天气。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水汽条件充沛
7月中旬河南处于副高边缘,对流不稳定能量充足,18日西太平洋有台风“烟花”生成并向我国靠近。受台风外围和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引导,大量水汽向我国内陆地区输送,为河南强降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降水效率高。
03
地形降水效应显著
受深厚的偏东风急流及低涡切变天气系统影响,加之河南省太行山区、伏牛山区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起到抬升辐合效应,强降水区在河南省西部、西北部沿山地区稳定少动,地形迎风坡前降水增幅明显。
04
对流“列车效应”明显
在稳定天气形势下,中小尺度对流反复在伏牛山前地区发展并向郑州方向移动,形成“列车效应”,导致降水强度大、维持时间长,引起局地极端强降水。
拓展???
强降雨极易造成城市内涝。对于城市内涝,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应对策略:
★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在城市道路建设的时候尽量多使用透水砖等材料,增大地表水的下渗量;
★合理规划排水设施。在设计之初就应该考虑到内涝发生的概率,如适当扩大地下管道管径,建排涝挡潮闸、排涝泵站等;
★修建防水堤坝等措施对流水进行拦截;采取挖、扩、分等综合措施整治河道;
★建设雨水收集系统,这样既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可以减轻内涝的威胁,如建“海绵城市”、修建蓄水池、调蓄湖等;
★加强监测和预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以上内容就是地学君今天的分享啦。同学们注意哦,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