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
高二地理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1(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天山北坡自然带分布状况。完成1、2题。
1.影响天山北坡自然带出现垂直分异的主要原因是随着高度增加
A.土壤增厚,湿度变化B.温度上升,降水减少
C.温度降低,降水变化D.光照增强,植被减少
2.天山北坡山腰出现针叶林,体现的自然地理环境地
A.垂直分异规律B.全球性地域差异C.沿海到内陆差异D.地方性分异规律
年8月,水手在汤加群岛附近先是发现海上上升蒸汽柱,然后看到海面覆盖了大片“浮石筏”(如下图所示)。完成3、4题。
3.推断组成“浮石筏”的物质是
A.海洋污染物组成的陆地B.鱼类、水藻组成的群落
C.海底岩浆喷出快速冷却D.海水上升导致岩石上浮
4.此处两侧板块运动方向和地形是
A.相向运动海岭B.相向运动海沟C.彼此分离裂谷D.彼此分离岛弧
位于新西兰南端倾斜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该树及附近的距离牌(离赤道和极点的直线距离)是旅游者必去之地,下图为倾斜树和距离牌照片。完成5、6题。
5.距离牌所在的纬度约
A.43.5°SB.46.5°SC.43.5°ND.46.5°N
6.该处树倾斜的原因及方向是
A.受远离赤道影响B.终年受信风影响
C.终年受西风影响D.受远离南极影响
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一罗斯冰架,罗斯海洋流环境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完成7~9题。
7.西风漂流
A.呈逆时针方向绕南极流动B.性质与北大西洋暖流一致
C.该纬度海洋广阔形成环流D.流经海域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8.罗斯海南部形成离岸的洋流,表层海水自东向西流动,主要原因是受
A.盛行西风影响B.东南信风影响C.极地东风影响D.东南季风影响
9.罗斯冰架崩离消融会进一步使该地区气温上升,主要原因是
A.下垫面反射率升高,冰面温度增加B.海冰面积减少,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增加
C.降水明显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D.海水释放CO2增加,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在极干旱地区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而裂开,在定向风的长期吹蚀下,裂缝逐渐扩大而成为沟槽,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垄脊和宽浅沟槽,即为雅丹地貌。新疆罗布泊西北楼兰附近常年盛行东北风,形成典型的雅丹地貌。完成10、11题。
10.新疆罗布泊雅丹地貌“垄脊和沟槽”的延伸方向最可能是
A.东北一西南B.南北C.东南一西北D.东西
11.新疆罗布泊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条件有
①湖泊沉积地层②海浪侵蚀③流水搬运堆积④风力侵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下图为北京时间年9月16日0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12、13题。
12.图中甲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是
A.顺时针辐散B.逆时针辐合C.逆时针辐散D.顺时针辐合
13.受乙天气系统影响,此时刻杭州
A.秋高气爽,阳光普照B.风雨交加,北风强劲
C.晴朗干燥,微风习习D.乌云密布,海风劲吹
鄂霍次克海域被称为“太平洋冰窖”,其每年10月份至次年6月份海水结冰,冰层最厚可达1。下图为该海域冬季海冰分布边界的位置示意图。完成14~16题。
14.鄂霍次克海被称为“太平洋冰窖”的主要原因有
①所处纬度较高,太阳辐射弱②受半岛火山影响,多阴天
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风力强④所在海域封闭,热量交换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5.该海域海冰大致自西北向东南推进,主要是受
①西北季风影响②南下寒流影响③东南季风影响④北上暖流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6.海水结冰,会导致鄂霍次克海海水
A.温度下降B.盐度上升C.密度下降D.蒸发加强
“共享农机”是指农民在家里通过互联网方式,通过网络预约就可以安排各种农机上门提供服务。通过“共享农机”管理平台,农民种田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完成17、18题。
17.“共享农机”管理平台进行跨区域管理、运营,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地理信息系统②遥感③数字地球④卫星定位导航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8.在我国东部地区,不利实现“共享农机”跨区域大规模运用的自然原因是
A.地形差异大B.热量差异大C.河网纵横交错D.耕地类型多样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市科创服务中心主楼体景观图,其坐落于该市某湖泊正北侧。中心楼体外立面是以“碲化镉薄膜光伏玻璃”制成。楼体一侧的部分幕墙做出倾角形成锯齿状的“鱼鳞窗”,以形成波光粼粼的特色表皮与绵延的湖泊水面交相辉映的景象。完成19、20题。
19.该照片拍摄的时间和方位分别是
A.上午楼体东北侧B.上午楼体西南侧
C.下午楼体东南侧D.下午楼体西北侧
20.城市大规模推广“光伏”玻璃幕墙会使
A.太阳辐射减弱B.大气辐射增强C.地面吸收增强D.大气削弱作用增强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张家界地貌以石英砂岩峰林称奇。下图为湖南张家界“天子山”不同时期砂岩分布示意图(地层形成时期S最老,P最新)。完成21、22题。
21.图1中能准确反映图2剖面状况的是
A.L1B.L2C.L3D.L4
22.张家界峰林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化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
某年9月,全国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赛在图示地区开赛,下图为该山地自行车越野赛路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23、24题。
23.该路线
A.地势落差高达米B.多沿山谷分布
C.可能途径积雪冰川区D.单圈约10公里
24.赛会组织者在ab段设置的补给站和医疗站数量较多,主要原因是该段
A.参赛人数较多,补给需求大B.海拔高,大气能见度低
C.坡度大,弯道多,安全风险大D.多为下坡路段,车速快
秋冬季节,我国环渤海区域由于西北弱冷空气东移南下侵入与前期暖湿气团混合,易形成大雾。完成第25题。
25.秋冬季节,形成该区域大雾的主要气象条件是
A.日照变长B.对流旺盛C.逆温增强D.锋面过境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大布苏湖位于松嫩平原南部,在地质时期受内力和干冷气候的共同作用形成封闭湖盆。该湖为我国东部极为罕见的盐湖,湖水中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盐,是复盐型的天然碱矿,在春季和冬季有明显的季节性盐析(盐类因浓度增大而产生结晶、沉淀)现象;夏季盐析消失。
(1)简述大布苏湖的形成过程。(3分)
(2)说明大布苏湖湖水“咸化”的过程。(4分)
(3)分析湖水“盐析”现象随季节变化的原因。(6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中老昆万铁路于年12月3日全线通车运营,是两国互利合作的旗舰项目,也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全长约公里,其中桥隧比高达87%。
材料二图1为东南亚局部区域略图,图2是图1中乙地气候资料。
(1)甲地的地貌类型是___________,简述其主要成因。(5分)
(2)乙地自然带的类型是___________,解释该自然带的形成原因。(5分)
(3)简析中老昆万铁路桥隧占比较高的自然原因。(3分)
(4)请从气候角度分析澜沧江-湄公河下游地区常遭受洪涝灾害的原因。(3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秦巴山地是中国大陆上最重要的地理一生态过渡带,它具有高度的环境复杂性、生物多样性和气候敏感性,对于中国地理格局的形成、生物区系的演化、自然资源的分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图1为秦巴山地及周边区域略图。图2是图1中①②两地的气候资料。
材料二秦巴山地垂直分异显著,伏牛山山顶主要由矮化、扭曲及变形的树木组成的林地和丛林。图了是伏牛山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
(1)简述秦岭南、北坡的地势差异。(4分)
(2)比较①②两地气候的主要差异。(3分)
(3)结合流域地理特征,说明汉江的径流特征及形成原因。(4分)
(4)甲乙表示坡向,其中南坡是_________;简析伏牛山山顶灌丛矮曲林的形成原因。(5分)
高二地理期末调研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B
B
C
C
C
B
A
题序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B
D
A
B
D
B
B
C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题序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C
B
C
C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
26.(13分)
(1)受内力作用断裂下陷;(1分)后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洼地;(1分)泉水、大气降水、地表径流汇集于洼地形成湖泊。(1分)
(2)地表径流挟带大量盐分入湖;湖水没有外泄通道,盐分不易出湖;该区域降水较少,蒸发量较大,盐分不断累积。(任答2点,每点2分,共4分)
(3)春季,气温回升,湖水蒸发强烈,盐分析出;(2分)夏季,降水增多,淡水注入量增大,盐分溶解,盐析消失;(2分)冬季,气温下降,再次形成盐析现象。(2分)
27.(16分)
(1)河口三角洲(1分)地处入海口,地势低平;(2分)河流带来泥沙沉积。(2分)
(2)热带稀树草原带(1分)地处热带,热量充足;(2分)西部为山地,为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2分)
(3)沿线主要为山地和高原,地势起伏大;多大江大河;地质结构复杂,多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态环境较脆弱等。(任答3点,每点1分,共3分)
(4)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1分)年际变化大;(1分)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气候增多。(1分)
28.(16分)
(1)北坡短而陡峭;(2分)南坡长而和缓。(2分)
(2)①较②地:年降水量多,季节变化大;年均温高,温差小;②地最冷月在0℃以下。(任答2点,每点2分,共4分)
(3)流域面积大,降水丰富,流量大;(2分)季风气候,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秋等。(2分)
(4)甲(2分)
海拔较高,气温低;土壤贫瘠,树木植株矮小;风力强劲,树木弯曲或变形等。(3分)
链接: